公司产品
一、硕士公司产品
本学院的前身主要为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动力工程系,大规模的公司产品始于1978年,当时的硕士点主要有锅炉专业、汽轮机专业以及泵与液压传动专业。之后锅炉专业改名为热能工程专业,汽轮机专业改名为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并相继增加了工程热物理专业、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以及化工过程机械专业。之间进行了几次公司产品方案的修订,如表1所示,为了方便比较,相似的课程列在同一行中。下面分三个阶段介绍硕士公司产品过程及特点。
表1 各版公司产品方案中专业课程比较表
修订时间 | 1991年 | 1999年 | 2014年 |
主 要 专 业 课 | 高等工程热力学 | 高等工程热力学 | 高等热力学 |
对流换热理论 | 对流换热理论 | 高等传热学 | |
辐射换热 | 辐射换热 | 热辐射传递 | |
相似与模化(Ⅰ) | |||
燃烧理论 | 燃烧理论 | 高等燃烧学 | |
转子动力学 | 转子动力学 | ||
透平机械三元流理论 | 叶轮机内三元流理论与计算 | ||
高等空气动力学 | 高等空气动力学 | 高等空气动力学 | |
管道动态分析及计算流体力学 | 计算流体动力学 | ||
翼栅理论及计算流体力学 | |||
键合图建模及仿真 | |||
液压伺服系统的计算机控制 | |||
水泵及给水系统专题 | |||
水轮机及其控制系统专题 | |||
液压CAD技术 | |||
液压可靠性工程基础 | |||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 |||
湍流力学 | |||
燃烧对大气的污染及控制 | |||
张量分析与气动力基本方程 | |||
叶轮机内粘性流分析 | 粘性流体力学 | ||
热能动力系统动态模型及应用 | 热力系统动态学 | ||
动力机械现代控制理论 | 流体/化工机械控制技术 | ||
现代动力机械 |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 现代控制理论 | ||
高等流体力学 | 高等流体力学 | ||
流体机械现代设计方法 | |||
流体动力学 | |||
叶片式流体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 | |||
流体机械原理 | |||
多相流体动力学 |
1.1 1950-1960年代公司产品
五十年代初,在各专业和教研室建设的初期,先后有6位苏联专家来校帮助培养团队研究生,并建设相应的专业。他们是:伯格留伯夫(热工专家)、马克西莫夫(锅炉专家)、格略兹诺夫(热力涡轮机专家)、巴依巴科夫(水泵专家)、布达也夫(水轮机专家)、普罗柯菲也夫(液压传动专家)。在他们的帮助下,本院的工程热物理专业、热能工程专业和热力叶轮机专业于1955年开始培养研究生,并于六十年代独立培养研究生。首先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外国语和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随后进行科学研究并撰写论文。
1.2 1970-1990年代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1977年10月国家恢复了研究生教育工作。公司于1978年招收研究生。热能工程专业(原锅炉专业)招收4名研究生,热力发动机专业(原汽轮机专业)招收4名研究生,泵与液压传动专业招收6名研究生。当时研究生的学籍卡片如图1所示。
1979年由于生源不足,只有热力发动机专业和泵与液压传动专业各招收1名研究生:武新华和韩德才。1980年则共招收了5名研究生。
1981年,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开始实施研究生学位制度,并且颁布了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本院热能工程学科以及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原热力发动机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工程热物理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新增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70年代末的两年制研究生,课程学习安排较多,占一年半时间。进行科研和撰写论文的时间仅半年,影响到学位论文的质量。所以,从1986年以后,全校统一规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两年半。
进入90年代后,重新审视培养定位后,采取了包括修订培养方案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1991年根据国家教委新的指示精神,在原研究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整理出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详见附录1。为了提高公司产品的效率,自1994年开始,硕士公司产品改为2年制。
1999年,国家对硕士点进行整合,学院设立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流体机械及工程。1999年修订的培养方案见附录2。培养方案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辐射换热与耦合换热、工质热物性、能量分析与有效利用、空调设备与系统、煤燃烧及其污染控制、烟气脱硫技术、多相流及流态化工程、生物质废料燃烧与气化、废弃物焚烧、新能源开发及利用、动力机械气动理论、旋转机械转子动力学及故障诊断、热力系统控制、仿真与故障诊断、流体力学基础理论、液力传动装置及液力控制系统、流体动力元件、动力系统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等,分别对应以上的四个二级学科。
在研究生的教育中,主要是加强理论基础的教育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过程分为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两个阶段。在培养方案中,课程学习由学位课、选修课及其他课程三部分组成。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三部分。公共学位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第一外国语、数学基础课等。专业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了高等工程热力学、对流换热理论、辐射换热、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燃烧理论、燃烧对大气的污染及控制、高等空气动力学、计算流体动力学、转子动力学、高等流体力学、叶轮机内三元流理论及计算、现代动力机械等专业课程。
课题研究和论文工作阶段主要培养员工的研究能力,包括论文选题、专题研究、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根据员工基础,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从实际应用或科研项目中提炼硕士课题,供员工研究,重点培养员工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专业指导教师承接了许多企业和航天单位的重要课题,因此论文选题丰富,理论联系实际紧密,涉及学科各个方面。既有理论的,也有实际应用的,非常有效的锻炼了硕士研究生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也是培养的重要环节。论文答辩是对员工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全面考察,使员工不但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只有完成课程学习,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员工才能获得硕士学位。
1.3 2000年代硕士公司产品
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公司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研室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开展了学术活动,聘请相关学科的知名教授定期为研究生进行学术讲座。鼓励硕士研究生发表科技论文,员工发表论文数逐年增加。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进入了新的阶段。
2004年,对硕士公司产品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对已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原则上应按一级学科指定硕士公司产品方案。对于部分研究领域较宽的一级学科,采用一级学科平台+方向模块式的培养方案。本院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将培养方案分为热模块和冷模块。员工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更加强调员工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员工的选题方向需要有明确的工程背景或者在学术水平上有很大进步,员工发表论文数量明显增加。
1978-2014年间,威廉希尔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069人,历年硕士生的具体人数如表2所示。
表2 1978-2009年威廉希尔(原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动力工程系)历年硕士研究生人数
级次 | 人数 | 级次 | 人数 | 级次 | 人数 | 级次 | 人数 |
1978 | 14 | 1988 | 29 | 1998 | 33 | 2008 | 101 |
1979 | 2 | 1989 | 28 | 1999 | 27 | 2009 | 103 |
1980 | 5 | 1990 | 27 | 2000 | 32 | 2010 | 113 |
1981 | 0 | 1991 | 20 | 2001 | 53 | 2011 | 113 |
1982 | 23 | 1992 | 32 | 2002 | 76 | 2012 | 111 |
1983 | 18 | 1993 | 35 | 2003 | 92 | 2013 | 115 |
1984 | 30 | 1994 | 46 | 2004 | 120 | 2014 | 125 |
1985 | 42 | 1995 | 48 | 2005 | 121 | ||
1986 | 38 | 1996 | 29 | 2006 | 106 | ||
1987 | 36 | 1997 | 29 | 2007 | 100 |
二、博士公司产品
1986年,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热能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工程热物理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授予权,之后又相继获得了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以及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按照学校及学科的相关规定,博士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5年,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可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博士生培养包括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两个阶段。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2012年博士公司产品方案详见附录4。
课题研究和论文工作阶段是博士生培养的关键,与培养硕士生不同的是,要求重点加强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博士生培养首先要求选题要新,接触学科前沿并存在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有望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博士课题与论**调“理论联系实际”与“实验验证”,大多数的博士课题均以国家重大课题为背景。
博士论文的撰写,要求重点阐明论文研究中的创新性成果和创新点,要对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有较深的了解,要涵盖理论推导与实验验证的全过程。同时,要求博士研究生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之一:(1)在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2)在SCI、EI检索的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一篇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3)在核心及核心以上刊物(含被ISTP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少于三篇,其中至少应有一篇文章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学报》(中、英文版)和《材料科学与工艺》三种学术刊物以外的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并且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排序在前三名)等同于核心期刊论文。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博士生,本学科的博士生导师,积极跟踪国家需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实施,承担重大项目。诸如承担了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一些重大科技项目,国内外著名公司的科技攻关项目等。
从1991年学科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以来,威廉希尔共培养博士生340人。各届毕业生的具体人数如表3所示。
表3 1991年-2014年威廉希尔历年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
毕业时间 | 人数 | 毕业时间 | 人数 | 毕业时间 | 人数 | 毕业时间 | 人数 |
1994 | 4 | 2000 | 8 | 2006 | 18 | 2012 | 14 |
1995 | 9 | 2001 | 4 | 2007 | 22 | 2013 | 28 |
1996 | 6 | 2002 | 17 | 2008 | 25 | 2014 | 15 |
1997 | 18 | 2003 | 11 | 2009 | 36 | ||
1998 | 5 | 2004 | 10 | 2010 | 35 | ||
1999 | 19 | 2005 | 9 | 2011 | 37 |
附录1 1991年硕士公司产品课程目录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学时 课内/实验 | 学分 |
高等工程热力学 | XW | 60 | 3.0 |
统计热力学 | X | 30 | 1.5 |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 X | 30 | 1.5 |
化学热力学 | X | 30 | 1.5 |
热传导理论 | X | 30 | 1.5 |
对流换热理论 | XW | 30 | 1.5 |
辐射换热 | XW | 40 | 2 |
计算传热学 | X | 30/30 | 2.5 |
相变传热 | X | 30 | 1.5 |
传质学 | X | 40 | 2.0 |
流体热物性学 | X | 60 | 3.0 |
辐射及复合换热 | X | 40 | 2.0 |
计算辐射学 | X | 30/30 | 2.5 |
汽固双相流动 | X | 40 | 2.0 |
相似与模化(Ⅰ) | XW | 50 | 2.5 |
相似与模化(Ⅱ) | X | 40 | 2.0 |
炉内传热 | X | 40 | 2.0 |
流化床原理 | X | 40 | 2.0 |
汽液双相流动及传热 | X | 40 | 2.0 |
锅炉原理专题 | X | 40 | 2.0 |
压力容器强度分析 | X | 40 | 2.0 |
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及其控制 | X | 40 | 2.0 |
燃烧理论(Ⅱ) | XW | 50 | 2.5 |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X | 30/10 | 2.0 |
热力设备动态特性分析 | X | 40 | 2.0 |
燃烧理论(Ⅰ) | XW | 50 | 2.5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 X | 60 | 2.5 |
热力机械控制专题 | X | 60 | 3.0 |
转子动力学 | XW | 60 | 2.5 |
透平机械故障诊断学 | X | 40 | 2.0 |
透平机械内二次流动 | X | 40 | 2.0 |
透平机械三元流理论 | XW | 60/30 | 3.0 |
高等空气动力学 | XW | 60 | 3.0 |
粘性流体力学及其应用 | X | 60 | 3.0 |
计算流体力学 | X | 30/30 | 2.0 |
涡轮机附面层理论 | X | 40 | 2.0 |
叶轮机流场现代数值计算及设计方法 | X | 60 | 3.0 |
粘性流场现代实验与计算 | X | 40 | 2.0 |
实验空气动力学 | X | 30 | 1.5 |
涡动力学 | X | 40 | 2.0 |
非定常流体力学 | X | 30 | 1.5 |
现代工程设计方法 | X | 40 | 2.0 |
透平机械原理 | X | 60 | 3.0 |
空气动力学 | X | 60 | 3.0 |
管道动态分析及计算流体力学 | XW | 60 | 3.0 |
翼栅理论及计算流体力学 | XW | 60 | 3.0 |
粘性流体动力学 | X | 40 | 1.5 |
粘性边界层理论及其应用 | X | 30 | 1.5 |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基本理论与特性 | X | 30 | 1.5 |
高等流体力学 | X | 40 | 2.0 |
气穴基本理论与特性 | X | 30 | 1.5 |
两相流理论 | X | 40 | 2.0 |
现代液压工程 | X | 60 | 3.0 |
液压元件CAD | X | 30 | 1.5 |
油膜理论及设计 | X | 30 | 1.5 |
液压噪声控制 | X | 28/2 | 1.5 |
键图理论及其应用 | X | 30/10 | 2.0 |
现代液压控制工程 | X | 60 | 3.0 |
液压控制系统辨识 | X | 35/10 | 2.0 |
动态系统的计算机控制 | X | 40 | 1.5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 X | 50/10 | 3.0 |
液压元件与系统的最优化 | X | 30/10 | 1.5 |
阀控非对称动力机构的特性分析 | X | 25 | 1.0 |
液体过渡现象及流体计测 | X | 24/6 | 1.5 |
流体机械的现代设计方法 | X | 50/10 | 3.0 |
液力传动工程 | X | 40 | 1.5 |
液力传动专题 | X | 40 | 2.0 |
电液力控制系统 | X | 40 | 2.0 |
键合图建模及仿真 | XW | 40 | 2.0 |
液压伺服系统的计算机控制 | XW | 40 | 2.0 |
水泵及给水系统专题 | XW | 20 | 1.0 |
水轮机及其控制系统专题 | XW | 20 | 1.0 |
液压CAD技术 | XW | 30/10 | 2.0 |
液压可靠性工程基础 | XW | 30/10 | 2.0 |
附录2 1999年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学时 课内/实验 | 学分 |
高等工程热力学 | XW | 60 | 3 |
对流换热理论 | XW | 40 | 2 |
辐射换热 | XW | 40 | 2 |
热传导理论 | X | 30 | 1.5 |
相变传热 | X | 30 | 1.5 |
X | 30 | 1.5 | |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 XW | 40 | 2 |
计算传热学 | X | 30/30 | 1.5 |
计算辐射学 | X | 30/30 | 1.5 |
统计热力学 | X | 30 | 1.5 |
化学热力学 | X | 30 | 1.5 |
辐射及复合换热 | X | 40 | 2 |
传质学 | X | 40 | 2 |
新能源 | X | 30 | 1.5 |
空调与制冷原理 | X | 30 | 1.5 |
燃烧理论 | XW | 40 | 2 |
湍流力学 | XW | 40 | 2 |
燃烧对大气的污染及控制 | XW | 40 | 2 |
气固两相流动 | X | 40 | 2 |
相似与模化 | X | 40 | 2 |
汽液两相流动与传热 | X | 40 | 2 |
炉内传热 | X | 40 | 2 |
流化床原理 | X | 40 | 2 |
计算燃烧学 | X | 40/20 | 2 |
节能原理 | X | 30 | 1.5 |
压力容器的强度分析 | X | 40 | 2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X | 30 | 1.5 |
锅炉原理专题 | X | 30 | 0 |
燃烧流体力学 | X | 40 | 2 |
新能源 | X | 30 | 1.5 |
叶轮机弯扭叶片理论与设计方法 | X | 30 | 1.5 |
张量分析与气动力基本方程 | XW | 30 | 1.5 |
高等空气动力学 | XW | 60/20 | 3 |
计算流体动力学 | XW | 50/20 | 2.5 |
叶轮机内三元流理论与计算 | XW | 30/20 | 1.5 |
叶轮机内粘性流分析 | XW | 40 | 2 |
转子动力学 | XW | 60 | 3 |
热能动力系统动态模型及应用 | XW | 60 | 3 |
动力机械现代控制理论 | XW | 60 | 3 |
现代动力机械 | XW | 60 | 3 |
实验空气动力学 | X | 30 | 1.5 |
湍流理论 | X | 30 | 1.5 |
粘性流体力学及其应用 | X | 40 | 2 |
叶轮机械故障分析及诊断 | X | 40 | 2 |
叶轮机内的双相流动 | X | 40 | 2 |
涡动力学与分离流 | X | 40 | 2 |
现代叶轮机气动设计理论与方法 | X | 40 | 2 |
有限元法与边界元法在气体动力学中的应用 | X | 40 | 2 |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 X | 40 | 2 |
汽轮机调节系统故障诊断 | X | 50 | 2.5 |
粘性流体力学及其应用 | X | 40 | 2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 XW | 40 | 2 |
高等流体力学 | XW | 40 | 2 |
流体机械现代设计方法 | XW | 40 | 2 |
流体动力学 | XW | 40 | 2 |
低速大扭矩马达基本理论 | X | 30 | 1.5 |
汽穴基本理论与特性 | X | 30 | 1.5 |
两相流理论 | X | 40 | 2 |
叶片式流体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 | XW | 30/10 | 2 |
流体机械原理 | XW | 40 | 2 |
流体机械故障诊断 | X | 40 | 2 |
现代流体传动技术 | X | 40 | 2 |
液力传动原理及液力传动工程 | X | 40 | 2 |
流体机械控制电路基础 | X | 30/10 | 1.5 |
流体动力系统数据采集处理技术 | X | 30/10 | 1.5 |
流体动力工程计算机控制方法 | X | 31/10 | 1.5 |
流体机械节能控制技术 | X | 20 | 0 |
流体机械测试技术 | X | 20 | 0 |
MATLAB及其应用 | X | 30 | 1.5 |
附录3 2014年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学时 课内/实验 | 学分 |
高等流体力学 | XW | 48 | 3 |
高等热力学 | XW | 48 | 3 |
高等传热学 | XW | 40 | 2.5 |
高等燃烧学 | XW | 40 | 2.5 |
多相流体动力学 | XW | 40 | 2.5 |
高等空气动力学 | XW | 40 | 2.5 |
热力系统动态学 | XW | 40 | 2.5 |
粘性流体力学 | XW | 40 | 2.5 |
流体/化工机械控制技术 | XW | 32 | 2 |
辐射传热原理 | XW | 32 | 2 |
XW | 32 | 2 | |
计算燃烧学 | X | 32 | 2 |
计算传热学 | X | 32 | 2 |
湍流力学 | X | 32 | 2 |
传质学 | X | 32 | 2 |
现代热物理实验技术 | X | 16 | 1 |
计算流体力学 | X | 32 | 2 |
流体动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 | X | 32 | 2 |
动力机械现代控制技术 | X | 32 | 2 |
转子动力学 | X | 32 | 2 |
张量分析 | X | 24 | 1.5 |
燃烧生成物污染及控制 | X | 32 | 2 |
低温制冷机 | X | 24 | 1.5 |
计算热辐射学 | X | 24 | 1.5 |
流化床技术 | X | 24 | 1.5 |
真空技术 | X | 32 | 2 |
统计热力学 | X | 24 | 1.5 |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 X | 32 | 2 |
研究开发与创新管理 | X | 32 | 2 |
热辐射测量技术 | X | 18 | 1 |
纳米流体及热物性测量 | X | 24 | 1.5 |
能量梯级利用与耦合 | X | 24 | 1 |
设备故障诊断理论 | X | 32 | 2 |
涡动力学与分离流 | X | 32 | 2 |
叶轮机械三元流理论 | X | 24 | 1.5 |
等离子体物理 | X | 32 | 2 |
实验空气动力学 | X | 24 | 1.5 |
液力调速与驱动技术 | X | 24 | 1.5 |
化工生产装置复杂电气自动化系统 | X | 32 | 2 |
模式识别 | X | 32 | 2 |
空间电推进原理 | X | 32 | 2 |
低速叶栅内流动机理及二次流控制 | X | 24 | 1.5 |
航空航天推进技术实践 | X | 24 | 1.5 |
水力发电装置实验技术 | X | 18 | 1 |
Matlab及其应用 | X | 24 | 1.5 |
能源与环境新技术 | ZT | 16 | 1 |
航天热物理进展 | ZT | 16 | 1 |
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 | ZT | 16 | 1 |
低温超导技术 | ZT | 16 | 1 |
弯扭叶片理论与设计方法 | ZT | 16 | 1 |
空间推进技术 | ZT | 16 | 1 |
流体机械及工程技术 | ZT | 16 | 1 |
流体动力学先进测试技术 | ZT | 18 | 1 |
燃烧污染物治理创新技术解耦与放大 | 18 | 1 | |
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 | 18 | 1 |
附录4 博士研究生课程目录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学时课内/实验 | 学分 |
高温气体与高温粒子的辐射特性 | XW | 36 | 2 |
微尺度热物理 | XW | 36 | 2 |
红外辐射传输的数值模拟 | XW | 36 | 2 |
稀薄气体动力学及高超声速气动传热 | X | 54 | 3 |
非平衡热力过程 | X | 24 | 1 |
低温相变传热传质 | X | 36 | 2 |
耦合传热与热控制 | X | 36 | 2 |
传热与辐射换热反演基础 | X | 36 | 2 |
再生能源及自然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 X | 24 | 1 |
燃烧理论 | XW | 36 | 2 |
多相流体动力学 | XW | 36 | 2 |
清洁燃烧和污染防治 | X | 36 | 2 |
煤利用化学 | X | 36 | 2 |
炉内传热的数值模拟 | X | 36 | 2 |
热物理化学实验技术专题 | X | 36 | 2 |
粘性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 | XW | 36 | 2 |
涡动力学及分离流 | XW | 36 | 2 |
叶轮机流场现代数值计算与设计方法 | X | 54 | 3 |
非定常气动力学 | X | 36 | 2 |
高等转子动力学 | X | 40 | 2 |
热力系统控制进展 | X | 36 | 2 |
等离子波及稳定性 | X | 36 | 2 |
大型超导装置的制冷系统 | XW | 36 | 2 |
低温工程学科前沿 | X | 20 | 1 |
三、研究生获奖
至2014年底,威廉希尔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人、提名奖6人,在学校名列前茅。
表4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奖获奖一览表
博士姓名 | 导师 | 获奖名称 | 论文题目 | 获奖年份 |
钟兢军 | 王仲奇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弯曲叶片控制扩压叶栅二次流动的实验研究 | 1999 |
张 泽 | 秦裕琨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 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的炉内流动特性研究及应用 | 2003 |
罗剑峰 | 谈和平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镜漫反射下多层吸收散射性介质内的瞬态耦合换热 | 2004 |
黄 勇 | 谈和平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 梯度折射率半透明介质内热辐射传递研究 | 2005 |
何玉荣 | 陆慧林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 流化床内高浓度气固两相流体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2007 |
赵军明 | 刘林华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 求解辐射传递方程的谱元法 | 2009 |
王淑彦 | 陆慧林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稠密气固两相流颗粒聚团流动与反应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2011 |
靖建平 | 李争起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 燃用烟煤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流动及燃烧特性研究 | 2012 |
任 枫 | 李争起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 FW型W火焰锅炉高效低NOX燃烧技术研究 | 2013 |